圖錄號: 2690
估價RMB: 600,000-800,000
黃賓虹(1865~1955)?為夏承燾作?篆書七言聯(lián)
紙本?對聯(lián)
1951年作
識文:卓筆峰高成石筍,鳴弦泉細應絲桐。
款識: 釋文卓筆峰高成石筍,鳴弦泉細應絲桐。瞿禪先生笑正。辛卯,八十八叟賓古籀文撰書。
鈐。狐S賓虹(白)?黃山山中人(朱)?十硯千墨之居(朱)
簽條:黃賓老聯(lián)。
著錄:1. 《夏承燾集》第7冊P165,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2. 《黃賓虹年譜》P525,上海書畫出版社,2005年。
3.《夏承燾年譜》P136,光明日報出版社,2012年。
4.《黃賓虹與現(xiàn)代藝術思想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文集》P187,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4年。
5.《其命惟新 廣東美術百年研究文選》下P1385,嶺南美術出版社,2017年。
6. 《黃賓虹年譜長編·下》P1348-1349,榮寶齋出版社,2021年。
7.《黃賓虹的世界意義·中國現(xiàn)代藝術史研究文集》上P101,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22年。
說明:夏承燾上款、舊藏并題簽,由其家屬友情提供。
此件作品是黃賓虹為夏承燾所作,作于1951年,是時黃賓虹八十八歲,寓居于杭州西湖畔棲霞嶺。自1948年黃賓虹南下杭州后,他與夏承燾就頻繁往來。在這一年中,夏承燾多次在日記里提及二人的交游,多是他到黃賓虹的住所拜訪,記錄了黃賓虹收藏購買古器書畫、作畫論畫、接待好友客人等事情,其中一篇日記記載了黃賓虹花高價購買古代書畫,希望搶救文物、捐獻國家一事。通過夏承燾的日記,黃賓虹在杭期間的趣味、志向都得到了可靠的記錄。直到1951年十月夏承燾由西湖搬至錢塘江邊,二人往來才有所減少,但夏承燾還是不時攜友人拜訪黃賓虹。
根據(jù)上款人夏承燾的日記,可以看到這件作品可靠的流傳來源。1951年四月二十三日早晨,夏承燾去拜訪好友黃賓虹,是時黃賓虹新寫成了集古籀文聯(lián)十余對供他挑選。他選此聯(lián)的原因是“卓筆鋒在雁蕩,而黃山幽鳴弦泉,適切翁與予家居也!毕某袪c為浙江溫州人,黃賓虹為安徽黃山人,聯(lián)中內(nèi)容恰好為他們故鄉(xiāng)浙、皖所在,也是二人友情的一種象征。黃賓虹寫聯(lián)贈友,作為“一代詞宗”的夏承燾也會寫詩相贈,二人相互唱酬,展現(xiàn)出民國時期書家學者的文人意趣。
黃賓虹自提出“五筆七墨”法后,摒棄了嚴謹?shù)膫鹘y(tǒng)用筆,開始探索筆墨新的呈現(xiàn)方式。這一探索持續(xù)到八十九歲,他在眼疾過重、幾近失明的情況下,又形成了新的藝術創(chuàng)作模式。此聯(lián)作于八十八歲,正是這一時期筆墨探索已臻成熟的代表性作品?梢钥闯觯S賓虹此時對墨的運用已非常熟練,善于通過宿墨來制造枯濕,節(jié)奏自然,和諧天真。用筆多有屋漏痕之意,表現(xiàn)出一種爛漫的金石氣。此時在集字的選擇上,也可以看出他對古籀文已經(jīng)有了更加深入地理解,結(jié)字風格統(tǒng)一又富于變化,展現(xiàn)出寫意的趣味。
HUANG BINHONG SEVEN-CHARACTER COUPLET IN SEAL SCRIPT
Ink on paper, couplet
Dated 1951
Literature: 1. Collected Works of Xia Chengtao, vol. 7, p. 165, Zhejiang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1997
2. Chronology of Huang Binhong, p. 525, Shanghai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Publishing House, 2005
3. Chronology of Xia Chengtao, p. 136, Guangming Daily Press, 2012
4. Collected Paper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uang Binhong and Modern Art Thought History, p. 187, China Academy of Art Press, 2014
5. Inheriting Innovation: Selected Essays on a Century of Guangdong Art, vol. 2, p. 1385, Lingnan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2017
6. Extended Chronology of Huang Binhong, vol. 2, pp. 1348–1349, Rong Bao Zhai Publishing House, 2021
7. Huang Binhong's Global Significance: Collected Studies on Modern Chinese Art History, vol. 1, p. 101, China Academy of Fine Arts Press, 2022
Note: Dedicated to and titled by Xia Chengtao.
Provenance: Previously collected by Xia Chengtao and provided by his family.
141×28.5cm×2
作者簡介:黃賓虹(1865~1955),原名質(zhì),字樸存,一字予向,安徽歙縣人,生于浙江金華。詩、書、畫、印皆精,山水尤絕。為西泠印社早期社員,曾任中國美協(xié)華東分會副主席、中央美院華東分院教授、美術研究所所長。
RMB: 600,000-800,000
西泠拍賣網(wǎng)上刊載的所有內(nèi)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導、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志、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軟件、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nèi)容分類標準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或其它財產(chǎn)所有權法律的保護,為德信體育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未經(jīng)西泠拍賣網(wǎng)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fā)行、播送、轉(zhuǎn)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賣網(wǎng)的局部或全部的內(nèi)容或服務或在非西泠拍賣網(wǎng)所屬的服務器上作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特別地,本網(wǎng)站所使用的所有軟件歸屬德信體育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及國際版權公約法律保護。除經(jīng)本網(wǎng)站特別說明用作銷售或免費下載、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復制、修改、經(jīng)銷、轉(zhuǎn)儲、發(fā)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嚴格禁止的。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律追究經(jīng)濟賠償和其它侵權法律責任。
任何使用者將西泠拍賣網(wǎng)展示的拍品圖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業(yè)用途、非盈利、非廣告目的而純作個人消費時和用于商業(yè)、盈利、廣告性目的時,需征得西泠拍賣網(wǎng)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書面特別授權。應遵守著作權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不得侵犯西泠拍賣網(wǎng)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權利。